木作工程進場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加強防護
有些地方因為更換地磚而拆掉了保護板
所以需要再重新鋪設
這一場的木工工程難度非常高
因為屋主喜歡的風格及樣式屬於時尚華麗
除了造型繁複
在材質用料上更是十分講究
許多地方甚至已經超過一般木工師傅之能力所及
因此每一項工作在施作前都要花很多時間討論核對
工序上當然是先從天花板做起
需要核對空調、電路、燈源、開關...等等之關聯性
首先請師傅放水平基準線
然後我再依圖逐一核對檢查
核對好的地方即開始下角料
一邊下還要一邊確認
另外式開關出線的確認
之前在水電施作時
即有請水電師傅將每個出線標上名稱
這樣可以方便木作師傅施作隔牆或櫃體時
能夠正確分辨線路出口的位置
當然
不斷的討論與確認還是必要的
有關冷氣機體的部分
要確認出回風口、維修口的位置
除了工程專業的事項
還有風水事宜要注意---如大樑的問題
經過與屋主的風水師請教後
特別在天花板要封板前先請師傅釘了幾組小平台
每一個樑都各做左右兩組小平台
方便屋主置放風水寶物
置放風水寶物要由屋主親自處理安放
旁人是不能代勞的
選了個好日子
當天屋主親自前來安奉在每個小平台上
祈求將來在新居可以平安順利、幸福美滿
安奉好的風水寶物要用膠固定住
檢查過每個位置後
就可以封板進行後續工程
配合屋主完成這些可以感覺幸福的工作
也是現今室內設計師的重要課題囉!
***
忙完了風水工作
接下來看其他的天花板工作吧
客廳預計要吊掛一盞大水晶燈
所以要在天花板內加強吊筋
這在監工時要檢查
另外是跟冷氣銜接的地方
像是出風口
還有維修口
所以在木做施工時
冷氣師傅也需要前來配合
施作因應的工作
像是銅管線路的路徑包覆
風管的配置等等
***
同時
在施工期間
要定時約屋主前來現場勘查
讓屋主了解施工細節與內容
並從旁說明
讓屋主對自己的新家多了一份裝潢的記憶
這應該也是家的一部分囉!
***
接續
開始進行各個櫃體與造型的製作
每個製作物最傷神的是一開始的工作規劃
要如何分板、如何架構
都要細細的估算
除了設計工程圖
師傅還會自己註寫板料數量及作法
然後放樣抓基準線
所以我覺得木作師傅的空間立體感及數量邏輯必須很清楚
這需要很多年的歷練才能練就的
這次的木作造型中
有加入一些LED燈條
因此特別請燈具師傅將線路及燈具樣品帶來現場比對
可以確保尺寸、線路路徑與木作吻合
同時
還要預先將需要散熱的變壓器拿來與藏匿處空間試合
以免將來無法置放或散熱不佳
所以要跟木作師傅一起在現場核對
將每個細節都討論清楚才行
***
接下來再回過頭去看看冷氣的配合工作
隨著隔間牆的架構完成
要安排冷氣師傅來施作排水管的工作
同時也將預製好的集風箱安裝上去
但要記得提醒師傅在出風口的地方貼上膠膜
以防止後續工程的粉塵飄進風管造成二度汙染
因為木作師傅在切鋸板材時
粉塵量是很大的
第一道的天花板完成後
要再製作第二道的造型框架
***
為了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老師傅都會有一些私人密技
像是封天花板材時
因為板材尺寸過大外加重量不輕
常常需要兩個人一起將板材抬上去
這樣就會耗掉兩個人力
而我們這位師父的方法就很棒
可以一個人就能完成封板工作
首先是在封板的另一端釘上一顆支撐腳
近看是這樣
是師傅自己製作的小工具
然後將板材橫插進支撐腳上緣
接續只要一人即可撐起整個板材進行封板的工作囉!
另外還有一個製作天花板的自製好工具--修邊倒角器
很方便將天花板材的邊緣做倒角
以留下板與板的油漆填AB膠溝槽
所以有了這些好工具
師傅的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囉!
***
再來看看木工師傅是如何製作一組櫃體的
首先當然還是放樣的工作囉!
要確認水平基準線
並且要確認該櫃體與周遭的關聯性
然後核對圖面
檢查是否有不相符合的地方
然後在各個位置做上基準線
通常這個時候就可以檢驗出設計師的功力
若是夠專業的設計師
其設計圖與現場的尺寸、條件幾乎不會有差異
但若是經驗不足的設計師
其設計圖有可能會錯誤百出
造成無法施作的窘境
一份專業的設計工程圖
是需要具備非常多的專業能力才能完成的
也才可以使得師傅在現場施作時順利進行
完成基準線與板料的計畫
就開始切鋸板材及組裝
組裝時要注意下釘或鎖螺絲的角度
以免造成凸釘的問題
組好的桶身要在水平基準線的標測下就位
這個動作很重要
一點點的偏差會造成許多後遺症
所以還是需要不斷的討論
以確認每個基準的細節
一般會造成櫃體水平基準的問題
主要是因為牆面結構通常不是垂直水平的
這會造成櫃體與牆面的歪斜間隙
所以抓好垂直線後要做校正工作
在側翼填塞木料
然後再封板貼皮
立好的櫃體桶身
完成了桶身後
要開始進行框體及門板軌道的工作
這是一組大型的複合功能滑門櫃體
採用懸吊滑輪
滑輪要預置在上方軌道內
另外還有櫃體內的各部收納機能製作
像是抽屜、電視櫃、吊衣櫃
***
因為屋主喜歡華麗豐富的質感
所以特別設計了鍍鈦面的馬賽克磚做飾材
像這種與木作交界的工程
要做好介面的施工程序與方法討論
飾材要預先拿樣品做確認
核對尺寸、收邊方式
馬賽克填縫的材料要預先訂製色料
以符合飾材的顏色
施做馬賽克當天
安排木作師傅停工
以避免干擾
首先是塗佈黏著劑
一次面積不要太大
以免膠面過早乾燥影響黏著效果
鋪貼時要注意磚線的齊整
屋主喜歡金色的質感
所以特別選了鍍金的轉角金屬條
作為轉角處的收邊材質
廚房這邊也是一樣
貼好的鍍鈦馬賽克要檢查一下
從側光看去
質感相當好喔!
這一組馬賽克混搭了鍍鈦光面、毛絲面、斜面切割茶鏡三種材質
檢查沒問題
接下來就要開始填縫
我選了特製的褐色料
顏色較為接近馬賽克的顏色
填縫時要注意邊邊角角的細節
每個角落都要確實填實
然後再用海綿沾清水擦拭乾淨
完工之後要貼上保護板
以免刮傷
***
接續進行其他櫃體的製作
一樣要討論每個細節
完成的粗胚要檢查清楚
核對尺寸、異材質介面...等等
每一件製作物進行前
都需要很仔細地依圖面核對現場
架設結構
並注意管線出線的預留位置
還有異材質介面問題
比如有些地方要崁入玻璃的預留溝
以及要支撐懸吊櫃體的結構材
都要精準地計算好
所以在現場總是要不斷地確認再確認
像是這一組吧檯櫃體
牽涉到對講機線路
所以要事先規劃好線路的路徑
並且設想到源頭的事後維修問題
隨著結構的工作逐步完成
有些區域就可以開始進行表面飾材的施作
這一場的面材大多數為皮革
大片面積的黏貼難度頗高
而且皮革是很易受傷的材質
因此黏貼好一處就要立刻加上防護板
***
經過一段時間的施作
現場四處可見各式工具
充滿了濃濃的手作工藝氣氛
同時也堆滿了板材、半成品
完成的製作物越來越多
也逐漸可以窺見造型樣式之華麗程度
越到後段
施作難度也越來越高
更需要不斷的溝通與討論
眼看著設計的成果逐一浮現
是一種無以言喻的成就感
***
在各項櫃體粗胚結構漸漸完成時
要開始進行門片的製作
首先要製作門片的骨架
依照完成的櫃體尺寸切鋸木料作為骨材
門板內加設骨材可以大幅減少門片變形的機率
做好的門片還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重壓
以確保木材的穩定度
經過水平穩定度調整的門板
才可以進行面材裝飾的工作
這片門有特製的家徽造型
還得先打版型確認
再製作出所需的造型(側面看)
(正面看)
別看這圖案
對屋主來說是有深遠含意的喔
在走道邊也有一組造型展示櫃
圖面的設計是採單點透視的原理
可以產生視覺上的深邃空間感
這是粗胚完成的樣子
中間與四邊有預留崁玻璃的溝槽
玄關櫃也很複雜
有許多異材質交界的預留縫
這些細節都是經過許多討論與核對的
不能出一點點的差錯
所以要跟每個製作物的製作師傅花很多時間確認
讓師傅充分了解每個細節的功用
以免師傅因為不了解而錯誤判斷
當然
有些時候在一些細節收邊問題上
會讓我陷入沉思
這時候就是自己要再學習的
透過請教前輩、請教專業者或查找資料來解決
有時候
師傅也是很好的老師
可以教我許多施工面的專業知識
讓我下次在畫設計工程圖時能夠更精準
說起來簡單的木作工程
不就是畫個造型就好了嗎?
其實不然
因為當中有太多細節要注意了
像是需要烤漆的木作物必須在接縫處預留溝縫
以利之後油漆師傅填入AB膠
又如門框的側緣
須預留隔音條的崁入縫
還有崁玻璃的縫隙
要計算好玻璃的厚度
太多太少都不行
以及裝飾面的連續造型接縫
要鑿出45度斜角接縫
也是方便後續油漆的施作
還有在轉角的地方
要用交錯接法
將來油漆後才不會容易開裂
當然
側面板接的地方也是容易開裂之處
必須貼上一層木皮
***
除了裝飾面的細節
還有機能收納的細節要注意
比如抽屜的製作
要決定採用何種軌道
不同軌道會需要不同的結構方式
也會影響成本
像這種隱藏式油壓軌道
其結構作法就較為費工
需要車溝再崁入底板並配合軌道尺寸
製作起來費時許多
但是完成後的質感較優
然後要再依照需求製作內分隔立板等
所以製作一組抽屜是需要花費許多工時的
***
另外是重壓好的門板要裝上五金
大部分是裝上西德鉸鍊
然後裝上櫃體測試平整度
通常要裝上一段時間
檢查是否會有些微翹曲現象
若有翹曲現象還要再做一次水平校正
除了櫃體的施作
還有像是線板的安裝
這也是要經過討論確定位置
***
再來
介紹一下細工的部分是如何製作的
像是貼皮
一般在裝潢上多是貼木皮
但是這場的屋主不喜歡木頭的感覺
他喜歡比較時尚的質感
所以選用了大量的皮革類材料及金色系烤漆
其中皮革類材料的裱貼是很細緻的工作
需要安排具備充分耐心的師傅
因為皮革的表面都是很細緻的已完成面
所以製作時現場要清理乾淨
否則施作時會容易拖傷
同時裁切要非常精準
黏貼時手指要清潔乾淨
耐心的一點一點施作
在貼彎折內角時
困難度是很高的
我們可以近一點看
狹窄的桶身裡
師傅的施作空間不大
而皮革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及韌性
轉折處要貼的平整貼的紮實
是真的需要些功夫的
像這一組展示櫃
是將來要放置屋主的名牌包包的地方
所以質感一定要到位
若近看細節即可發現貼得十分理想
不管是皮革本身的平整度
還是彎角、異材質交界處
檢查後讓人十分滿意
這都要感謝我們這位老師傅的辛勞
他在製作時是戴上眼鏡全神貫注的
除了皮革
還有許多地方要烤上金色系的漆面
像是餐廳的這組餐櫃
門片是選用雕刻板
一般就直接貼上門板結構就結束了
但後續烤漆的品質會比較差
所以要在木作階段將一些打底工作作好才行
像是門片邊緣要貼上木皮
以免將來漆面在交界處會開裂
然後貼上了木皮後
還得要將邊緣處順著造型修齊
這些不規則的造型可要花師傅好多工時的
一邊修要一邊檢查
看看是否都修順了
要一直修到完美為止
完成後裝上櫃體的樣子
還挺漂亮的吧!
其他還有些門片也陸續修整中
其實修整的差距都是只有幾mm而已
但是這差距已經可以在使用上或視覺上感覺到不平整
因此要反覆修整及裝上櫃體
檢查門縫間距是否一致
手觸摸的感覺是否平順
門片關閉時與上緣是否齊整
這些
就是裝潢細節之所在
也是品質優劣的關鍵
而且
每做好一樣製作物
就要立刻製作一套專用防護板保護起來
以免後續的工程施作人員不小心誤傷
隨著工程的推展
許多細節已經顯現
就是一派的雍容華貴囉!
師傅們在這裡投入了許多時間
在盛夏的季節裡
總是汗水淋漓的,十分辛苦!
這是衣櫃的門片結構
可以看到細節嗎?
是雙面都採用裝飾板喔!
一般表面還要貼皮都會用單面裝飾板就好了
為何還要用雙面的呢?
貼上面材以後不就看不到了嗎?
那是因為單面裝飾板會造成正反面接觸空氣不平衡
將來很容易因為潮濕而變形
尤其是在台灣這種潮濕氣候
所以寧願多增加一些成本,這絕對是值得的
這是貼好面材的樣子
這次的設計還有一些是要加上裝飾板
也就是在表面做一些層次
再加上裝飾材
看起來沒甚麼
但做起來可就費工囉!
以下我特別請安哥來示範一下作法
首先要做一個暫固定模板
這樣才能每一塊的位置都準確
利用假固定的模板將飾材固定
然後在上端下一個釘子
讓其保持左右的可調性
接下來檢查
看看位置是否正確
要檢查前後左右的相關距離
都正確無誤後
就可以全部下釘固定
完成了裝飾
裝上門片後還要用規尺檢查所有門縫、溝縫的間距是否一致
最後完成的樣子
還不錯吧?
後續就要交給油漆師傅做烤漆囉!
***
另外有一項製作物一定要特別介紹一下
就是玄關的門片
結合了好幾項材質
這些異材質的介面十分耗工
關係到完成後的質感
箭頭所指之處是預崁的木塊
為了後續裝門把的結構力
不是做錯的修改喔!
門片右側是表貼菱紋皮革
左側是要貼茶鏡的地方
中間是用一條實木條做介面
同樣的可以看見貼茶鏡的地方也是用雙面裝飾板當底材
至於們片側面的收邊
是採用鍍鈦的金屬條
因金屬條內角有圓弧角度
所以要將門片側邊修成圓角
以利於金屬條貼的平整
這是木作階段完成的樣子
後續還要加上茶鏡及石材
規劃上是想說希望玄關一進來就可以有非常時尚的精品味道
所以在天花板上也加上了皮革的材質
然後屏風櫃也一樣用皮革為主
而皮革接縫處則是用U型鍍金的金屬條作介面
可以說是充滿了精品的氛圍啊!
木工師傅都直說好像在做名牌精品店的感覺,哈哈...
看到的人會這樣說就對了
因為這就是屋主所想要的感覺啊!
當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幫屋主完成他想要的家的樣子囉!
***
隨著時間的流逝
木作工程開始進入尾段
一些邊邊角角不理想的地方
再逐一加強修整
其中還有一扇房門
因為裝門鎖時不小心刮傷皮革
只好整扇皮革撕掉再重貼過
師傅一邊做一邊碎碎念說真的很難做又難顧
直說下次可不可以別再設計這種材質啦!
當設計師的能說甚麼呢
下次小心一點囉!
最後在木工撤場前
再全部巡視一遍
看看還有沒有那些細節沒檢查到的
後續
就等油漆進場表演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