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即便裝設最頂級的窗戶,上方還有遮雨庇,但若未於室內設計初勘階段作出正確屋況診斷,並設計適當工法,則仍無法逃脫在暴雨時,於遮雨庇面材→支架→鏍栓之間發生附壁效應(Coanda Effect)的滲水路徑,該股水流會透過鏍栓的鏍縫滲入磁磚背襯區後流入窗框間隙,最終於室內端產生滲漏水徵狀。事後往往難以查找病因,常會錯誤判定應歸責於鋁窗品質或外牆防水施作問題,但無論如何補強,總不得要領,令室內設計師、屋主十分苦惱。
在台灣,每每到了颱風、豪雨季節,就是考驗中古屋裝修品質的時間。裝修時,為了提高隔音防水效能,室內設計師往往會向屋主推薦較高等級的鋁窗,並選用最好的防水材料施作外牆防水,以確保日後入住的生活品質。既然多花錢了,期待是美好的,但現實卻總是殘酷的...
在某個盛夏暴雨的日子,屋主發現那花了許多錢錢的鋁窗窗框竟然在滲水,窗台還上積了一大灘水,甚至沿牆壁流到地面,連木地板都濕了,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