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癌是每位購屋者最害怕遇到的的事
但我覺得若購屋時就看得到壁癌處
倒還知道要去處理可以避免壁癌擴大
怕的是前一手的賣方刻意掩飾壁癌
這才是最棘手的部分
***
去年中旬一位屋主委託我設計他們從投資客那裡買的新家
那是一間十多年的中古屋
照例我先去現場丈量尺寸及最重要的---勘察屋況
當我一進入這個新漆過油漆的房間
立刻就注意到有一股淡淡的潮味
隱隱的藏在刺鼻的油漆味裡
新新的油漆牆面
乍看之下似乎一切都是ok的
感覺上前一手的賣方很夠意思的在交屋給屋主前
特地幫忙再刷過一次油漆
所以外表真的挺新挺好的
但是我的職業直覺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於是湊進蹲下來看
可以清楚看見牆腳邊有許多白色的粉末
基本上可以確定這道牆有碳酸鈣的結晶
也就是所謂的壁癌
但是在美美的牆面外表下一時也看不出問題在哪裡
另一邊牆下也是一樣
而且這些木地板似乎都有微微翹曲的現象
那表示木地板下面有受潮
房子的角落邊還放著一桶油漆跟剩下的木地板
那代表的意義除了剛刷過油漆
木地板也是才換過的
既然剛換過的木地板就會翹曲
那受潮的情形應該就不小了
跟屋主大致說明一下我的勘查情形後
一切等拆除進場施作後
就可以很清楚了
***
拆除師傅一進場
我就要求先從這間有問題的房間施作
首先拆掉踢腳板
這時就發現牆面好像貼了一層東西
而且木地板拆掉後的石材地板整個都是霉味
於是請師傅用打石機打掉一個區塊看看
一開始並沒有甚麼異狀
師傅在打地板的同時
我開始去研究那道怪怪的牆壁
結果看見有一條隱隱約約的接縫線
用美工刀割開一撕
啥?!
就像是一道想要包覆住甚麼的面皮
完全的可以分離
再用點力一撕
整個一大片全部脫離
當然
牆壁的醜陋面--壁癌
就一覽無遺了
大太陽天還全部都濕漉漉的
沒想到賣方竟然用這種方式處理壁癌
這對我的屋主真的太不公平了!
如果沒有仔細看
就直接裝潢讓屋主入住
那屋主的生活品質和事後的壁癌維修成本真是....
怎麼會有人這樣做?
壁癌的處理是不容易
若真的無法處理壁癌
就應該請專業來鑑定並施作
不應該以這種鴕鳥心態用包覆掩飾的方式處理壁癌
那只會讓壁癌更加嚴重
更快速的腐蝕掉結構
既然牆壁全都有進水的壁癌情形
想必樓板應該也都濕掉了吧!
看師傅也打了一大塊地板了
就來看看情形如何
果然不出所料
在石材地板與樓板結構之間
全部都是濕的
用手指一摸就很清楚了
濕成這樣還想要用木地板來掩飾....
真的不曉得賣方是怎麼想的
這能瞞多久呢?
這下子只好先請師傅暫停工程
將相關的資料及照片提供給屋主
讓屋主去向賣方及仲介請求壁癌的賠償
在屋主與賣方談判壁癌賠償的期間
我利用下大雨的時候前往觀察
發現漏水的情形跟風向雨量有絕對關係
所以可以大致排除管線的因素
基本上應該是屬於結構型的壁癌
因為一般建商多採用濕式施工法來安裝鋁窗
所以鋁窗周圍極易因為異材質交界伸縮係數不同開裂而漏水
當然本案例的壁癌並不是只有這個原因
還包括了外牆磁磚開裂的問題
所以當初賣方有施作過高壓灌注(俗稱的打針)
那是一種以高壓的方式將發泡劑打入牆內
迫使發泡劑滲入結構縫隙內
待其乾燥後會因為發泡劑的膨脹特性
將縫隙填滿而達到止漏的目的
是一種快速又低成本的做法
但是以本案例的壁癌情形來說
採用這個方式是無效的
窗框的防水失效及外牆開裂的縫隙
已遠遠超過高壓灌注所能做的
賣方應該是發現高壓灌注無效後
又急於脫手房屋的時效壓力
就用纖維漆漆上牆面將壁癌包覆起來
乾了以後形成一層硬硬的包覆層
再刷上油漆交屋了事
但沒想到會沿著牆壁流到石材地板裡
於是再加釘一層木地板去掩飾壁癌
可以看見
撕開那一層包覆層後
原來的高壓灌注針頭已經都鏽了
包覆壁癌真的只會加重病情的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協調與討論
最後屋主終於和賣方取得壁癌賠償金額的共識
讓整個裝修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
當然
處理壁癌的問題是首要之務
分兩個方向進行
其一是更換新的鋁窗並確實做好防水工作
另外要從外牆全面施作防水披覆
先將外牆刷洗乾淨
每個轉角細縫都要確實清理
然後刷上防水披覆
要刷到鋁窗框上為止
特別是異材質交界處
接下來才是施作內牆的壁面
將原壁癌處刮除重新打底
再刷上漂亮的室內裝飾漆
後續放上漂亮的家具
還有屋主一家人的溫馨與幸福!!
雖然這間房子一開始遇到了壁癌
而且是被隱瞞的壁癌
讓屋主心情down到谷底
但現在
壁癌狀況一一解除後
我相信一切會更好的
***
最近常有屋主在找房子的階段
就委託我擔任他們的室內設計顧問
協助他們鑑定房屋狀況是否完善
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
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現今大台北地區一間房子動輒數千上億的金額
當然要謹慎選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