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屋翻新]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之規劃與施工 - 萬華林公館裝潢裝修案 (新風換氣機)
中古房子若想規劃全熱交換器似乎有點難?
因為屋高較低,風管通過樑下會造成屋高更低,
而且,設備要放在哪裡,也是個大問題。
至於為何需要裝全熱交換器?
請參考這一篇:
大安區陳公館
這個案場就是一個舊屋翻新的狀況,位在一樓的老舊公寓,
屋主希望營造一個健康的室內空氣環境,所以委託我來操刀。
首先,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與設計後,確定了平面圖(如上圖)。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設計。
因為這間住宅的屋高只有255公分,同時樑下更是只有210公分,
因此得面臨兩個問題:
1. 室內高度過低,若將全熱交換器吊掛於室內空間,會大幅影響整體高度。
2. 樑下只有210公分,必須盡量減少風管過樑的機會。
因此,決定將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設置在車庫,並採取壁掛方式,可以讓主風管走下方空間進入室內,避免過樑問題。而進入室內的首選空間是小孩房,那裡適合做架高地板,可以做地板下收納櫃並兼具全熱交換器風管走管空間,其中一個分支配到客廳作為出風口。
接下來,利用小孩房衣櫃的部分空間,將風管由下往上配置,從天花板分出小孩房的進出風口與進入主臥室的路徑,主臥室設計一個出風口,然後在更衣室設計回風口,讓主臥室的空氣循環效果較優。最後,風管延伸至廚房區完成客餐廳區的回風口配置。
完成的全熱交換器配置圖如下圖:
我們來放大一下各區域的圖面,
首先,是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位置。
可以在車庫牆壁上設計一組收納櫃,除了能放置物品,更重要的是放置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
從上圖看,靠外側區域先配置PM2.5集塵箱,然後靠室內端配置全熱交換器。進入室內的主風管往下行,從洗洞下方進入室內。
再來看下圖,
進入室內的主風管有兩個,一個是進氣管,另一個是排氣管。
進氣管進入後立刻分為兩個支向,一支往上進入客廳配置出風口,另一支往左利用衣櫃部分空間往上行,再分支給小孩房做為進氣口,以及讓主管繼續進入主臥區域。
而排氣管則一樣利用衣櫃部分空間往上行,分為兩支,一支做為小孩房排氣口,一支則延續主管路徑進入主臥室。
另外,在上圖標示的藍色箭頭,是小孩房進出風的循環路徑,
這也是全熱交換器設計要注意的重點,務必要使空氣循環路徑涵蓋主要的生活區域,才能發揮換氣效果,切記不要讓出回風口的距離太近,會造成短循環問題,換氣效果會大打折扣。
再來看下一張放大的局部設計圖(下圖),
進入浴室的風管需經過樑下,勢必得降低高度,這是必要之惡,所以選擇在浴室範圍,降低對整體區域高度的影響。
進入主臥的風管依需要配置為主臥右側進風,然後在更衣室回風,可達到強制空氣在主臥室與更衣室的循環風場路徑,一如藍色箭頭標示那樣。
最後,在廚房那一側裝設回風口,作為客餐廳的回風位置。
上圖藍色箭頭是客餐廳區的空氣循環路徑。
完成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設計後,接下來看看施工過程。
=============================================================
進場的首要工作是依據設計圖放樣,風管路徑的建置--牆面洗洞、固定架裝設...等等。以及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吊掛位置確認。
下圖是主風管進入室內的洗洞口,有兩個,一個是進氣管洞口,另一個是排氣管洞口。
外區是車庫範圍,這裡的牆面要製作一組收納櫃,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要側掛在這組櫃子裡,當然,主風管也要由此延伸配置。進入室內的洞口設在下方(如下圖紅色圈圈處),避免上方過樑問題。
我們拉近一點看,這裡就是由車庫空間進出風管的地方,洗好的洞口與風管有一些間隙,這要記得提醒師傅確實做好填縫工作,以免害蟲入侵。另外,全熱交換器的風管在轉彎處一定要記得做45度彎管,切忌做90度彎管,那會大幅降低風量,影響換氣效果。這在之前的分享文中已有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可以參考:https://vwdesign.pixnet.net/blog/post/119969145
檢查無誤後,就請師傅確實將縫隙填實。
再來看全熱交換器與2.5集塵箱的吊掛狀態(下圖)
基本要注意的問題是:
1.主機吊掛穩固性,避免出現震音。
2.主機更換濾心的維修空間是否充足。
再者,所有風管路徑一定要順暢,不要出現過度彎繞,這要請師傅仔細調整過。
接到外側取風口的位置要經過仔細思考,首選當然是該建物空氣品質最佳的地方,同樣的,風管轉彎處記得要45度彎管,吊掛架也要確實穩妥,避免發生震動產生異音。
另外,總進風口與總排風口的距離必須在1公尺以上,越遠越好,以避免出現短循環,降低進風的空氣品質。
再來看看室內配管情形。
下圖是車庫進入小孩房的配管,進風管進入室內後就向左分支到客廳。
主管通過小孩房地板到牆邊往上延伸,再分支為小孩房的進排氣口,並進入浴室往主臥室方向配管。
小孩房主要的進氣口要設置在床位上方,讓使用者得到最多的新鮮空氣,而排氣口則設置在房門前,以形成良好循環效果。
通過樑下的風管要盡量上移,以減少下降高度,但要注意保持風管真圓,勿使其變形影響換氣順暢度。
在浴室裡有一支大樑,風管通過的地方勢必得下降。可是來工地檢查時發現師傅施作時降得太多了,上面還有許多空間可以上移,況且,過多的管距也會造成更多的壓損,所以要請師傅再調整過才行。
還有,風管通過的洞口必須確實填塞,可避免全熱交換器運作時因風壓產生風震,這容易出現異音影響居住品質,同時風震也會增加壓損。
再來是出回風口,要另外訂做一組集風箱,確實固定在木作角材上,同時風軟管也要用膠帶固定好,避免出現晃動情形。
由於全熱交換器與風管配置完成後,還需要經過木作、油漆...等等工程,所以裝修期間所產生的粉塵會汙染風管與機體,因此要事前作好防護措施,可以請師傅在出回風口貼覆膠帶。
並配合木作固定在規劃的位置上。(下圖)
直到全部裝修工程完成後再割除膠帶即可。
下圖是裝設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吊櫃,位在車庫旁邊的牆上,不會影響停車。
屋主的汽車很大台...
來室內看看屋主一家人入住後的樣子,
小孩房是全熱交換器與PM2.5集塵箱的主風管進入區,因此設計為架高地板,除有收納功能還很適合小寶寶爬行玩耍,而出風口就位在床鋪上方,每小時50立方米的出風量適中不會影響舒適度。(下圖紅色圈圈處)
然後,小孩房的回風口在房門前,形成良好的空氣循環效果。(上圖紅色箭頭處)
再來是主臥室,出風口位在左上方。(下圖紅色箭頭處)
主臥室的回風口設計在更衣室,可以強制空氣流通至更衣室再排出,形成完整的換氣路徑。(下圖紅色箭頭處)
看完臥室再來看客廳,
客廳出風口是由小孩房的架高地板下之主管分支過來,所以是位在客廳主牆左下方出風(下圖紅色箭頭處),這樣的設計很適合年幼小孩的生活型態,因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高度較低,這樣能供應新鮮空氣在適當高度。
近看客廳出風口,長這樣。
客廳的換氣路徑由客廳經餐廳再到廚房,然後從下圖紅色箭頭處的回風口排出汙濁空氣。
當然,光是用說的不準,要拿儀器檢測一下。
在客廳與餐廳交界處測得:CO2為 483PPM 、 甲醛為 0 (未檢出)
在木作櫃體密集的更衣室測得:CO2為 525PPM 、 甲醛為 0 (未檢出)
確定室內空氣品質健康無虞後,就可以交屋給屋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