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屋裝修之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的設計方法 - 木柵潘公館裝潢裝修案
這幾年由於疫情影響,使得屋主對於室內空氣品質越來越重視,
所以全熱交換器安裝逐漸普及,詢問度也變得蠻高。
至於為何要裝全熱交換器 ?
為何要裝PM2.5集塵箱?
為何要裝吊隱式除溼機 ?
我已經在許多文章中討論過,這裡就不再重複,歡迎延伸閱讀另一篇:
[全熱交換器安裝紀錄]:加裝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五股陳公館
但只要將 全熱交換器 + PM2.5過濾箱 + 吊隱式除溼機買來裝上就可以了嗎?
事情遠遠不是那麼簡單喔!
1. 很多屋主抱怨, 裝全熱交換器後不開窗室內變得很悶, 還是要開窗...
所以...只是裝心安的嗎?
2. 還有, 中古屋沒有預留風管線路洞口, 怎麼辦?
是的,沒有事先設計好如何因應,就直接找廠商安裝當然有問題。
試想,
適合居住成員、 生活習性的換氣量算過了嗎?
用概抓的一定不準。
風管路徑有設計過嗎?
彎繞多、 轉直角彎會產生大量壓損。
出、回風口的間距有考慮過嗎?
太近會造成短循環,排出的廢氣又被吸回室內。
如果上述問題都沒規劃,說真的,裝不裝全熱交換器沒差!
因為沒效果啊。
再者,
中古屋沒有預留洞口或路徑,
廠商也只是束手無策,要屋主自己解決。
===========================================
大家都知道,裝全熱交換器是為了要達到換氣效果,
可以不用開啟窗戶隔絕PM2.5、廢氣汙染、隔音、粉塵...等等,
因此會想裝換氣設備。
只是有些中古屋因為是舊的結構設計,
沒有預留適當的管路穿孔,
若要在不破壞結構安全、美觀等條件下完成全熱交換器的安裝,
確實有些難度。
本文就以木柵的一間中古屋案例為大家詳加介紹,
如何設計中古屋的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
==========================================
屋主是一對40多歲的夫妻(無生育計畫),喜歡料理、健身。
經多次討論後,確立的平面配置設計如下圖:
確立平面圖後,
接續進行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配置圖與相關工程圖設計。
首先,
計算各空間坪數、體積,以及與屋主討論生活習性等因素。
並據之計算屋主需要的換氣量(如下圖中的計算式):
從上圖計算結果來看,
依照屋主生活習性的居住人數計算法,約需525立方米/小時的換氣量,
跟依地面坪數算法數值相當。
但因為屋主有使用健身器材的需求,
所以若兩人均在健身時,換氣量須加計一倍較妥。
(動態活動所需換氣量約為靜態活動的一倍以上)
因此,以換氣次數計算法來看,
參考ASHRAE與環保署的建議值,應設計為3次/全室/小時的換氣量,
推算後得出最完美的換氣量為743.85立方米/小時。
==================================================
但與屋主討論後,
發現屋主長時間為兩人居住,少有外人來訪,
同時在健身房運動時間亦非長時間,
若採高標準計算換氣量固然較佳,
但似不符能源效益,
所以權衡常態生活所需,以500立方米/小時為設計基準。
================================================
另外,
還要計算除溼機的除溼需求量,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建議值,計算公式如下:
0.24公升/平方米 X 室內面積(平方米) = 需要的除溼量(公升)
得出需20.52公升除溼量。
================================================
接續據以選擇適當設備,
並設計出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配置圖如下圖:
依屋主生活習性將換氣系統分為左右兩側,
右側紅框範圍主管健身房、廚房空間的換氣,
左側綠框範圍主管客廳、主臥室等較靜態活動空間。
可以依照生活型態開啟任一側換氣系統,
就寢時,只需開啟左側換氣系統,
在健身房運動時,可開啟右側換氣系統,
如健身與客廳視聽活動同步,或訪客人多時則兩側換氣系統均開啟。
=================================================
換氣路徑也是設計時的重要關鍵,
下圖為客廳區的換氣風流路徑。
客廳主要起居空間為沙發座區,
因此進氣應由左側出,於右側回,
使風流能極大化通過整個空間。
換氣量設計總計能供給130立方米/小時,足供5位成人靜態活動所需。
(按每人25立方米/小時計算,依據ASHRAE標準)
================================================
而廚房則要以停留時間較久的料理區為出風點,
然後往右上角排出。(如下圖)
屋主在廚房常有兩人共同料理的機會,
因此換氣量設計為60立方米/小時的換氣量,足敷兩位成人換氣需求。
(按每人25立方米/小時計算,依據ASHRAE標準)
===============================================
在主臥室與更衣室的規劃上,(如下圖)
一樣均設計風流能貫穿全部空間為原則,
並考量主臥室因為屋主生活習性希望空間較小(睡眠需求),
但空間體積小存氧量相對較少,
故換氣量設計應加成計算為70立方米/小時,
而更衣室則以兩人同時停留使用狀態設計為50立方米/小時換氣量。
其中更衣室因為L型,故將進氣口設於左上方,
回風口設計在右下方,以確保風流貫穿全部空間。
=================================================
再來是健身房的換氣設計,(如下圖)
因屋主有兩人一起在此運動的機率,
故應將換氣量加成,
經研議後決定設計為90立方米/小時,
出風口選在健身器材綜合訓練機的位置(此處耗氧量最大),
然後將風流引導通過整個健身房空間,
於書桌位置設計回風口,排出廢氣。
================================================
再來要設計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的吊掛位置,
以及取風口、排風口的路徑和位置。
這個部份很傷神,
因為中古屋沒有預留任何可供穿孔的地方,
而本案又需要兩套換氣系統的取風口及排風口,
十分棘手。
經過長時間思量,
在右側換氣系統的部分,
利用多角窗裝修的機會,
將窗戶設計為上方有一個固定窗口可穿過風管,
再利用多角的兩側做進出風口,
可使兩者間距超過180公分,避免短循環。(如下圖)
同時,
將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設計為45度斜角方式吊掛,
如此可使進入室內的風管路徑能維持順彎,減少壓損。
而吊隱式除溼機的乾燥風流,則要另外設計匯流風箱以匯入主管,
方可減少雙向風流匯集時產生的壓損。
======================================
再者是左側換氣系統的設計方案,
除同右側換氣系統的考量因素外,
還要設法解決此系統的進、出風口過近問題。(如下圖)
因受限於取風口必須利用廁所空間的一扇窗戶,
(原本有兩間浴室因生活需求而改為一間,故多一扇窗可封掉)
但在同一扇小窗戶的範圍內,
無法做到進、出風口距離180公分的要求(否則會短循環)。
因此必須另想解方:(如下圖)
上圖是浴室立面圖。
舊窗封閉後可做為換氣系統進出介面,
將浴室排氣管、全熱交換器進氣管、全熱交換器排氣管都接在這裡,
其中浴室排氣管與全熱交換器排氣管均為負壓排出方向,
故放在一起並無礙。
但全熱交換器的進氣管則不行,
所以要設計為不同角度進氣,
進氣管向下彎90度角,由下往上進氣,
而排氣管為水平向排出,
如此即可使兩者風流極大化拉開距離,
避免短循環的產生,
而且進氣管向下彎,
亦能避免進氣流將雨水帶入管內的疑慮。
如此,即大致完成了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配置圖的設計。
但這樣還沒全部完成喔,
還要將配置細部畫出相關的剖面圖和大樣圖,
這樣施工單位才能知道施工細節,
不會出現認知落差。
===============================================
就每個施工細節設計適當的剖面圖的意義,
也就是要從平面配置轉成立面圖示的樣態。
例如下圖,
這是在右側換氣系統的位置,
這裡有大樑,
那風管要怎麼通過?角度要怎麼彎?
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的相關位置,以及天花板高度等關係,
都要在剖面圖交代清楚。
=======================================
左側換氣系統也需要交代一下細節,(如下圖)
同樣是有樑的問題,
天花板必須配合做包飾,
而風管彎角有多少,這裡要畫出來。
=============================================
還有,
有需要製作匯流風箱的區域,
也應該將相關關係的剖面圖畫出,(如下圖)
並將各種材質標示清楚,
管與管的接合要注意,千萬不要用膠合,
因為塑膠管黏著劑會產生甲醛、TVOC,並在風管內竄流至室內,
那全熱交換器不但白裝,還更製造毒氣汙染,要注意喔。
================================================
最後,
為確保施工品質,還要再設計匯流風箱等配件的大樣圖。(如下圖)
圖面上除了標示材質,
還須將匯流管角度標示清楚,
還有,匯流區域的管徑要加大,
以容納雙向進入的風量。
看到這裡,
有沒有發現換氣系統的設計是一門專業領域?
===============================================
有了完整的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工程圖,
接下來就是監工的工作囉,
有了圖,還得要有嚴謹的施工品質才行。
像是:
相關設備的安裝位置是否確實按圖施作,
風管、匯流風箱的規格是否正確,
管與管的接合是否為貼膠帶,不是用黏著劑,
軟管彎繞角度有無順彎...
凡此種種,都要一一檢查確認。
然後,
還要用儀器檢測各出風口的出風量,
是否有達成設計圖上所標示的出風量,
若出風量不足,
就要逐一檢測該路徑的每一個環節,
是不是哪裡的彎繞、接合點出現過大壓損,
作適當調整後再檢測,直到符合預設值為止。
基本上,
只要能預先設計好完整的全熱交換器+PM2.5集塵箱+吊隱式除溼機工程圖,
再加上嚴謹的監工,
即便是中古屋,一樣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室內空氣喔!
※ 延 伸 閱 讀 ※